《基于央地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 智慧物流核心课程师资培训研讨会于我校召开

发布者:工商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5-12浏览次数:10


 本网讯(通讯员 张念 汪利虹 审核人 冷凯君)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深化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202559日至11,由基于央地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主办、湖北经济学院承办、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协办的智慧物流核心课程师资培训研讨会于我校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央地融合·智慧赋能·教研创新”为核心,吸引了来自全国21所高校的物流类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60余人参会,旨在通过虚拟教研室平台推动教学模式革新与资源共享,助力物流领域拔尖人才培养与国家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培训研讨会合影

专家齐聚,共话智慧物流教育新方向

510日上午,师资培训会开班式在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六号报告厅隆重举行。央地融合物流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志学主持会议,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付宏教授致欢迎辞,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指委主任、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李文锋,国家级青年人才、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建斌,国家级青年人才、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锋,国家级青年人才、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关旭,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冷凯君教授,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钱玲副教授参加会议。

刘志学教授主持开班式

付宏副书记、副校长致欢迎辞

付宏副书记首先对与会专家及教师表示欢迎与感谢,介绍了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使命,通过新工科、新文科改革推动专业升级,重点打造数字经济、大数据等前沿学科及校企合作平台,并强调了学校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创新成果,包括国家一流物流管理专业、智慧冷链物流方向、供应链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校企实践基地建设,同时,期待通过更多交流合作,共同促进物流教育高质量发展。

黄有方教授高屋建瓴,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物流高等教育的影响、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都做出了前瞻性的思考和指示。黄教授在讲话中指出:人工智能与物流场景的深度融合为高等教育带来新机遇,高校需时刻关注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安排,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关注头部科技企业的技术应用,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智慧物流人才。

黄有方教授主题讲话

核心课程示范,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本次培训聚焦三门智慧物流核心课程展开示范教学:

1、李文锋教授围绕《智慧物流》课程展开首场专题授课,从课程简介、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程知识体系、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课程教学过程、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这六方面,系统解析智慧物流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李建斌教授就《数智化仓储管理》课程进行深度讲授,从与企业合作的收获(发表论文、出版书籍、评奖、政府批示、入选案例库)入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案例、教学成果展示这六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完美诠释了“以研促教”。

3李锋教授带来《智能运输与调度优化》课程的教学研讨。李教授的分享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这三个方面,并针对课程内容设计部分展开详细分析,具体分为:运输管理概念和运输组织方式、智能运输及其新发展、计算复杂性概念及分类、运输及调度优化与决策、运输及调度优化的新发展。

 三位专家的授课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产教融合、人机协同等特色,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式。

李文锋教授《智慧物流》课程示范教学

李建斌教授《数智化仓储管理》课程示范教学

李锋教授《智能运输与调度优化》课程示范教学

集体研讨,凝聚教学改革共识

 授课结束后的集体研讨环节,邢台学院景瑞蓉、兰州交通大学代存杰、华中科技大学王玥、武汉理工大学王正国、内蒙古财经大学曹刚、内蒙古财经大学汤晓丹、内蒙古财经大学魏娟、云南财经大学郭培强、武汉纺织大学余牛、华东交通大学马骏驰、华东交通大学孙林洋、曲阜师范大学王成飞等老师踊跃提问,全体参会教师就课程设计、课程思政、先修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更新与共享、案例获取、企业实践、学生对AI工具的利用、学生课堂参与度等共性问题展开热烈交流,专家建议通过组建课题组、对接企业实践基地、规范学生AI工具使用等方式破解教学难点,提升课堂实效。

提问与研讨

薪火相传,推动优质资源辐射

 最后的结班致辞环节由钱玲副院长主持,刘志学教授发表结班致辞,再次表达了对各方领导支持和参会人员的感谢,并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研讨会进行总结:重要意义。习总书记20211014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可见习总书记的高度重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领导的高度重视、业界的迫切需求、物流教学里存在的难点问题,使得本次智慧物流核心课程师资培训非常必要,也将对物流专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示范教学。三位老师的授课都可以体现以下几个结合或融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实际案例入手)、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人机协同融合、虚实结合、管工与管理交叉融合。迭代完善。智慧物流体系的建设还需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怎样将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AI大模型、AI技术和方法有机结合,确实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需要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星火燎原。虚拟教研室从最初申报时的7所学校慢慢发展壮大,虚拟教研室的宗旨是要将优质资源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辐射。希望通过这次培训,种下建设智慧物流课程群的种子,以星星之火燎原到整个长江经济带,燎原到中西部,燎原到全国甚至全球。

钱玲副院长主持结班式

刘志学教授发表结班致辞

 作为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实践,本次培训日程安排紧凑,涵盖专题讲座、集体研讨、教学经验分享等环节,实现了跨区域、跨院校的协同教研,为物流类“金课”建设注入新动能。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培训内容紧贴行业需求,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操价值,为教学能力提升和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参考。未来,《基于央地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活动将持续深化,推动资源共享与教学模式创新,为国家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